chanmingtai_longjump_20160723-2

【體路專訪】深呼吸,全速起跑後跌在沙池一刻,香港跳遠代表陳銘泰腦袋一片空白,裁判宣讀8米12的成績,這位在田徑場上皮膚黑黝、身材瘦削的小將,僅差3厘米就達到奧運會標準,但這足以跳過兩架私家車的距離,把他成為52年來首位踏上奧運會田項場上的香港人。一跳8米背後,是陳銘泰日復日從沙池跌下再爬起的成果。

每次用盡全力一跳,跌落沙池的一刻最好腦袋一片空白,如果還有時間去想剛才的動作怎樣,那一跳一定不會好。

「每次用盡全力一跳,跌落沙池的一刻最好腦袋一片空白,如果還有時間去想剛才的動作怎樣,那一跳一定不會好。」陳銘泰憶述今年5月在香港田徑錦標賽第一次跳到「8米計劃」的一刻,也記錄了兩年來與教練陳慧賢及港隊總教練Anthony Giorgi一起奮鬥的見證。「記得當時什麼都沒想到,爬起來是有想過,會否過了8米這目標?」

chanmingtai_longjump_20160723-3

2013年陳銘泰還就讀中學,一次學界比賽跳出打破塵封27年的香港紀錄,那年5月,「阿泰」開始到香港體育學院接受訓練,展開了「8米計劃」。「其實一直沒想過今年就去奧運會,那時Anthony Giorgi根據數據,我的力量還可提升,就開始想跳進8米並不是夢想,可以實行的,我們就希望這幾年好好訓練,我一直還以2020年東京奧運會為目標。」直到2016年初,愈跳愈遠,他開始想,「當距離奧運標準只是差3厘米,原來我也可以努力達標。」陳銘泰7月獲得「外卡」,成為第二位參加奧運跳遠項目的香港人,第一位香港跳遠代表是朱明,於1964年東京奧運會成為首為香港跳遠代表,他當年以6米41,於奧運會上排名31位。

旁人看7米至8米,有如數字上0到1的分野,香港以往從沒運動員跳過8米這「高牆」,但他從7米89的香港記錄,一躍進步0.23米,兩周內兩破香港紀錄,更等同上屆倫敦奧運的銅牌成績,數字、紀錄一蘿蘿,但他都笑笑擰頭。

chanmingtai_longjump_20160723-4

「每項運動本身就是數學系,每次跳遠都要計算力量、速度、爆發力、心態等,這些項目有好數據,就自然有了好成績。但其實我沒理會成績是否與上屆奧運銅牌一樣,我只知道兩年來,可以與我們的團隊為了這『8米計劃』努力,每次都看著自己進步,證明自己可以跳得更遠,這是最開心,最令我繼續跳下去的原因,跳遠好像是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」

跳遠隊友每次練習後都要洗走身上的沙泥,但「阿泰」每次跳進沙池,使勁爬起來,拍拍黏在雙腿的沙,就用鋤頭爬平了剛才插進的沙洞,他笑說:「隊友會沖走沙先走,我以往練習後就趕回宿舍,拍一拍就可以,我都習慣了。」沙是跳遠的一部分,爬平沙洞亦然,也如他所說,這些細節自然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。筆者在旁問:「每天跳畢還要重覆爬泥的動作會否很累?」「朦豬眼」一如以往鬆鬆膊說:「有時練得累要再爬沙的話就會討厭這動作,但練習不常一個人訓練,有隊友輪流做,還OK。」然後他又快快走出沙池,重回跑道準備第二跳。

每一跳總有不完美,每次出發前,只能想出最完美的節奏,盡力去做,不要讓自己後悔。

「其實六跳當中,好玩之處就是每一跳都要不時反思,一場比賽一小時要跳六跳,你根本沒時間再去分心。每次跳完後,就要保持上一跳的水準,再在技術及力量上加強,一想多了,肌肉會緊,步會錯,仲衰!」他的平實性格,運用在跳遠上,如虎添翼。Practice makes perfect,但「阿泰」說在跳遠這舞台,沒有完美,只能無止境的追求:「每一跳總有不完美,落池或起跳的動作都總有改善空間,每次出發前,只能想出最完美的節奏,盡力去做,不要讓自己後悔。」

跳到奧運,陳銘泰的名字在離開學界場後再被關注,除了要在奧運會上跳出個人海外最佳成績,他還有一個已經達到的目標:「田徑是有田項有徑項,上屆4×100米接力男子隊令香港人知道香港人也可跑進奧運,今次可以帶出香港的田項也可以做得好好這信息,希望可以為香港田徑隊的發展打下強心針。」跳過兩輪私家車成為香港第一人,但謙厚的他,還是將團隊放在第一位,把香港田徑發展放在那個比他跳得更遠的位置。

chanmingtai_longjump_20160723-1

文:徐飛
圖:Brian Production LTD.

《體路》於里約奧運會期間將遠赴巴西現場直擊採訪奧運會,成為本港首間採訪奧運的的網上媒體。為帶來最新奧運港隊消息,《體路》里奧專頁於6月15日開始至9月中,一直為讀者報導最新港隊戰報、香港奧運英雄專訪,亦有奧運項目介紹,歷史資料等,今個暑假,與你一齊 #撐起港隊! 專頁:http://rio2016.sportsroad.hk
 《香港里奧英雄專訪》由寶礦力水特全力支持

banner_POCARISWEAT-3

Source: 港隊消息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