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羅馬尼亞柔道好手Daniel Nate。
【體路專訊】大家小時候可能曾睇過「世界之最」的遊戲,主持人先提出「我要最⋯⋯的」,然後各隊會猜主持人所要求的而派出相應的代表,再看代表們是否符合主持人的條件以定勝負。假若里約奧運的運動員也一起玩「世界之最」,未知會發現甚麼新奇事呢?

中國男籃中鋒李慕豪。
第一組:「最短」和「最長」的⋯⋯身高
16歲的巴西女子體操運動員Flavia Saraiva只有1米33高,屬全場最矮,嬌小的身軀有利她做高難度的動作。中國男籃的中鋒李慕豪為里奧最高的運動員,身高2米19的他在搶籃板球已佔先天優勢。如果薩拉娃和李慕豪並排而站,她大概只能到達李的腰間。

尼泊爾泳手Gaurika Singh。

新西蘭女子馬術選手Julie Brougham。
第二組:「最小」和「最大」的⋯⋯年齡
當你以為16歲的薩拉娃是最年輕的運動員就錯了,尼泊爾泳手Gaurika Singh以13歲之齡成為今屆奧運最年輕的運動員,她出戰的項目是女子100米背泳。年紀最大的運動員是60有2的新西蘭女子馬術選手Julie Brougham,年屆花甲的她卻是首次參加奧運,勇於探索新事物的精神十分值得我們學習。

巴西女子體操運動員Flavia Saraiva。
第三組:「最小」和「最大」的⋯⋯體重
來自巴西的Flavia Saraiva再度登場,31公斤重的她和170公斤重的羅馬尼亞柔道好手Daniel Nate,二人體重足足相差逾五倍!他們可嘗試在自己的項目中發揮身型所帶來的優勢,有可能成為致勝關鍵。
以上的統計展示出奧運歡迎不同人士參賽,突破不止體質和年齡,還有貧富、民族身份、不同性傾向等的界限,宣揚公平競技及大愛精神。由今屆奧運增設難民隊及各國對其的歡迎程度所見,世界的思想變得更開放,也重視每一位能參與體育活動的權利
文:實習記者 李子正
